第2课时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
|
|
|
|
|
|
|
|
|
|
|
1.(2014·福州市质检)“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战国时期,“市井”“闾肆”等词的出现反映了( )
A.城郊“草市”的形成 B.“市”突破城的界限
C.城市中商业区的产生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解析:“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说明在城市出现了围绕“井”的买卖货物的地方,即商业区出现,故C项正确。
答案:C
2.(2015·临沂市期中考)唐后期坊市制度开始崩溃,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
B.城市管理制度渐趋松弛
C.政府重新规划城市布局
D.出现邸店、柜坊和飞钱
答案:A
3.(2014·广州市一模)《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据此可知当时( )
A.限制经营场所 B.奉行“重农抑商”
C.商业空前繁荣 D.重视监管商业
解析:唐朝法律规定,斛斗秤度等市场的计量工具每年要校对,市场上使用自制的不合规格的计量工具要受到惩罚,可见唐朝重视监管商业,故D项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