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十九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民国六年七月,孙中山在黄埔欢迎会上发表演说:“然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此俄罗斯之政变,为世界之一大事件,人人所知也。”孙中山此番言论针对的是( )
A.武昌起义 B.二月革命
C.七月流血事件 D.十月革命
解析:民国六年即公元1917年。武昌起义是1911年,排除A项。题干限定时间为1917年7月,当时十月革命尚未发生,D项错误。七月流血事件只是暴露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的嘴脸,不是“政变”,C项错误。据“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说明沙皇专制被推翻,据此可知是二月革命的影响,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 )
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解析:材料中关键信息是“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说明地方革命非常顺利,表明此时的沙皇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
答案:D
3.(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实际掌握俄国国家政权的是( )
A.沙皇 B.布尔什维克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而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