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CCZL】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9/2 9:11:3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

1.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学者作出此种判断的依据为(  )

A.日本战前长期的精心准备

B.清政府的全国战争总动员

C.大清国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D.陆军广大将士的拼死抵抗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和历史概念的能力,难度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是近代战争的开端,从形式上看是清政府以近代的武器(铁甲舰)进行的战争,从内容上看具有反侵略的色彩。

答案:C

2(2015·湖北学业水平模拟)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未规定开放新商埠

B.割地的内容全部落实

C.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列强开始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解析:《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的新阶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强的冲击。

答案:C

3.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尚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引文意思分析,甲午战争没有动员全国力量与日本作战,而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一个领导者身上,体现了中国民众民族意识尚未充分觉醒。AC两项不符合史实;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

答案: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