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人民版必修3(含解析)专题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8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8/31 10:37:4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专题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1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5·重庆文综·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唐诗(杜甫)

  【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内容是史实的真实的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的特点,杜甫正是生活于安史之乱时期,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故C项正确;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