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人民版必修1(含解析)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8/31 10:27:0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2015·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史学理论——史料使用

  【解析】《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的政治改革,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淮南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邪石刻”是考古资料,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

【答案】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