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文明交流·微练习
材料一:唐代文化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古印度一再遣使唐朝;波斯、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不少人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大量运往波斯销售。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学习甘蔗制糖。
材料二:明末清初,利玛窦和其他西方传教士,把西方在数学、机械、水利等领域成就介绍到中国,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一些思想开明的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外国传教士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3)依据材料概括推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3分)
(4)你如何看待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2分)
参考答案
(1)(3分)①范围广泛,同亚洲许多国家都有往来;②内容丰富,涉及使者往来、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商品贸易等领域;③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互相学习,相互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