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微练习
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2.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竭力推崇儒家学说,并加以借鉴;1840年以后,启蒙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最初却受到了儒学思想家的抵制。材料反映了欧洲、中国对外来文化态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学说体系不同 B.经济发展不同
C.政治诉求不同 D.民族精神不同
3.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
1.B
2. 2.B。首先要研读题干,题干材料可以概括为: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儒学而中国儒士抵制启蒙思想,这一思想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其次要逐一辨析题支。A项表述正确,但是不是这种态度差异的根源。启蒙思想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儒家思想服务于等级制度。B项正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源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西欧启蒙思想获得了充分发展,而启蒙思想在专制势力强大的中国则受到抵制。C项表述正确,但是不能入选,社会思想的根源是社会存在。D项错误类型与A、C相同。故选B。
3.D。这道题聚焦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首先要研读题干,题干信息可概括为:16~18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的数量呈增长态势;该题的问项是黄金流入对西班牙的直接影响。其次逐一分析题支。A项与题干“直接”这一要求不够吻合。B项错误,黄金在西班牙并未转化为资本用来发展工农业,反而削弱了本国工农业。由于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国内生产的工业品无法与英法等国的竞争,本国的工农业受到很大的削弱,财富纷纷通过贸易手段从西班牙手中转移到英法等周边国家手中,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C项与“直接”这一要求不够吻合;D项正确,由于黄金的大量涌入,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削弱了西班牙封建地主的经济实力,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