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练习
1.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精析】 C。首先概括题干信息:明清时期,小说出现并影响范围超过儒学、佛教和道教。问项“表明”,考查准确概括和推理能力。其次,逐一辨析题支。A项偷换论题,材料讲小说的影响力超过儒释道,没有讲小说成为宗教传播的工具,属于无关题支。B项偷换论题,小说的兴起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但是没有涉及封建等级观念。C项表述正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文学的平民化趋势,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因而获得了迅速发展。D项错误,缺乏材料信息支持。故选C。
2.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答案精析】D。材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列强倾销商品是因,丝织业发展是结果。A项错误,偷换概念,材料讲商品倾销,选项讲资本输出。B项错误,纺车意味着手工业而非民族工业;C项错误,偷换论题,材料和选项的所指不同;D项吻合度最高,故选D。
3.20世纪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俄国革命对各国历史具有普遍意义
B.美苏冷战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C.苏联模式对西方社会发展有借鉴作用
D.社会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