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从史论到史观·微练习
1.埃里克•沃尔夫在《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中写道:(18世纪)一些欧洲国家正在谋求统治地位,而其他国家正在谋求自身的认同和独立。每个正在奋斗的国家都拥有一个独立的社会,都受其特殊精神或文化的激励,这种观念无非是为了证实它想形成自己独立国家的愿望和正当性。独立的、一体的文化概念正是为了适应这种文化方案。该材料说明18世纪欧洲的( )
A.文化才开始形成 B.文化是多元化的
C.文化具有民族性 D.文化的政治性质
2.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历史时期一句不同的史观的指导会产生不一样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在革命史观的指导下,史界对洋务运动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90年代,在现代化史观指导下大多肯定洋务运动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上述评价的差异不能反映价值判读的( )
A.客观性 B.随意性 C.相对性 D.时代性
3.“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个人追求他白己的自觉的预期目的来创造他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在这里,恩格斯( )
A.肯定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性意义
B.提出历史合力论
C.为发展观提供了历史依据
D.基于“民本”思想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