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1 mol NaCl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
B.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是1 L
C.标准状况下,将33.6 L HCl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5 mol/L
D.1 mol BaCl2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等于1 mol/L
解析:此题是概念性选择题,应逐个分析每个选项。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和溶质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关系可知A、B、D均错误。
答案:C
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溶液中,如果Na+和S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解析:A中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故溶液中Na+和SO总物质的量不一定等于0.9 mol;B中,虽然强调了氨水的体积为1 L,而不是溶剂为1 L,但是没有指明22.4 L的氨气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制成1 L溶液时,浓度也不一定是1 mol·L-1;C中,当Na+与S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根据化学式中K+与SO、Na+与Cl-的比例关系,可知c(K+)∶c(Cl-)=2∶1;D中,对于10℃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水分后,必析出KCl晶体,温度恢复到10℃时,仍为饱和溶液,故浓度不变。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