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5·南京模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
B.贝克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
C.卢瑟福通过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解析:选C.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而不是质子,A错误;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的复杂性,而中子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的,所以B、D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正确.
2.(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元素都有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解析:选BCD.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元素没有放射现象,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原子核结构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选项B、C正确;α、β和γ三种射线电离能力依次减弱,穿透能力依次增强,选项D正确;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不能同时发生α和β衰变,γ射线伴随这两种衰变产生,故选项E错误.
3.(2013·高考上海卷)在一个U原子核衰变为一个Pb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 )
A.6次 B.10次
C.22次 D.32次
解析:选A.一个U原子核衰变为一个Pb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α衰变的次数为(238-206)÷4=8次,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2×8-(92-82)=6次,选项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