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用饱和食盐水和浓H2SO4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B.(2014·大纲全国卷)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
C.(2014·江苏高考)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2014·四川高考)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可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解析】 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HCl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时HCl气体被吸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可除去带出的水蒸气,A项正确;AgNO3溶液与KCl、KI反应分别生成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可据此现象鉴别KCl和KI,B项正确;漂白粉漂白纸张是利用了其漂白性,而不是其不稳定性,C项错误;溴水加入碘化钾,若生成碘单质则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说明单 质溴的氧 化性强于单质碘,D项正确。
【答案】 C
2.(2012·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解析】 检验离子或物质时一定要根据物质的特性。A项中液溴易挥发,防止挥发一般用水封;B项中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是能将I-氧化为I2的物质,不一定是Cl2,Br2、FeCl3等也可以;C项中能使CCl4层显紫色的物质是I2,不是I-;D项中加入BaCl2,产生的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故该溶液中不一定含Ag+,也可能含有SO或SO。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