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4四川理综,4,6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CH3CH2Br在NaOH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
|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稀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
B
|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C
|
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
|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
D
|
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
|
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
3.(2014安徽理综,12,6分)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规律
|
结论
|
A
|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
B
|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
C
|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
NH3沸点低于PH3
|
D
|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
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
4.(2013课标Ⅰ,11,6分)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 ,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r
B.Cr 、Br-、Cl-
C.Br-、Cl-、Cr
D.Br-、Cr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