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编辑
江苏省扬州市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3教案(人民版):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复习教案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2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8/6 14:49:5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考点阐讲】
1、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特点:
1)、核心内容是向西方学习;(2)、其出现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日益腐败之时;(3)、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主张学习的科学技术,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4)、《资政新篇》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技,而且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比较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
 同:(1).都主张学习西方;               (2).都为了国家的强大;
3).他们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     (4).对人民革命的态度相同;
 异:(1).阶级立场和成分不同(根本);    (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
3).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不同;       (4).对外国侵略的态度不同  
5).开展运动的方式不同
3、评述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批志士仁人从封建地主士大夫的营垒中分化出来,从旧的科举道路上醒悟过来,开始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知识,并逐渐与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背离,奋起寻求救亡图存的新办法,形成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康有为为实现其维新变法思想,一重视维新人才的培养;二重视维新变法的理论准备。1891年在广州创办了一所政治教育的新型学馆—万木草堂。康有为正是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和陶冶学生,引导他们肩负“匹夫之责”,跟着他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