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四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预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60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8/6 14:34:5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专题四(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文科预学案)
(一)教学目标                                              
考纲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考纲2 三民主义基本内容、历史作用;新三民主义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二)学习导学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的背景:
①民族危机;②经济和阶级基础;③思想基础。
2、三民主义形成历程:兴中会誓词;同盟会政治纲领。民报发刊词。
3、基本内容:(1)民族主义2)民权主义(3)民生主义。
4、历史作用(评价):1)性质。(2)积极:①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反映人民的愿望。②成为辛亥革命的理论 旗帜。(3)局限:①对帝国主义。②民权 问题;③土地问题。
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
1、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继续侵略中国,支持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统治)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遭失败,逐渐认识工农的力量。
2)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影响。    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3)孙中山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时俱进的精神。

文科讨论: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进行哪些斗争?结果如何?导致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孙中山得到什么认识?(口答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