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高考重庆卷)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由“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和“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可知,江南经济开发新格局形成,B项正确。A项中“迅速超过”、C项中“优势地位不复存在”的表述错误;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D项错误。
答案:B
2.(2014·高考广东卷)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唐代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根据材料中“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可知均田制受到破坏,故C项正确。A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D两项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排除。
答案:C
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日益强化,A项与史实不符。“不抑兼并”会造成土地高度集中,故C项不正确;B项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D项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