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1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从1920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该材料说明的问题是( )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B.美国工业与农业发展严重失衡
C.美国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
D.美国城乡差距继续拉大
解析:“工资”和“生产率”两者之间增幅的严重失衡加剧了供需矛盾,出现了所谓生产过剩的危机,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疯狂的股票投机和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导致奢靡之风盛行,投资风险加剧,但当时( )
A.资本家追加资本扩大再生产
B.美国人到海外寻找就业机会
C.民众筹备资金防范金融风险
D.政府注重保险、救济和社会福利的投入
解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处在相对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当时股票投机和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刺激了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答案:A
3.(2013·南京模拟)“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
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
解析:1932年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为了克服危机,纷纷调整关税政策,恢复发展经济,而关税的提高激化了各国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故D理解错误,但符合题意。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