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6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嘉兴调研)清朝道光年间,湖州(在今浙江)城乡出现了一股买丝贩丝热。据《南浔丝市行》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丝更陆续,农人纺丝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以下对诗文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
①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②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③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④中国社会第一次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江浙地区的生丝,经上海大量出口,①②③符合题中诗文信息;中国古代就有商品经济存在,④表述错误。
答案:A
2.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a、b处,对应应补填上( )
A.开埠通商、入超
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解析:解题关键是要利用图表材料理清线索。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一直处于入超,中国处于出超,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严重灾难。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因此a应该是鸦片走私;b是白银外流,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