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5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豫南联考)有学者说: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
A.输入工业商品 B.瓦解自然经济
C.输入西方文化 D.开放通商口岸
解析:根据对题干信息的解读可知,“强盗”明显是指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先生”是指中国向西方学习。然后分析比较各个选项,鸦片战争前,我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而列强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故学习的应该是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3·长春联考)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学者作出此种判断的依据为( )
A.日本战前长期的精心准备
B.清政府的全国战争总动员
C.大清国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D.陆军广大将士的拼死抵抗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是近代战争史的开端,从形式上看是清政府以近代的武器(铁甲舰)进行的战争,从内容上看具有反侵略的色彩。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C
3.(2013·泉州质检)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宣战谕旨”,声称“与其敬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表明( )
A.清政府不再敬且图存,想与列强一决雌雄
B.列强的暴行激怒了清政府
C.清政府不容列强干涉其内政
D.清政府内部顽固派主张坚决抵抗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