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一、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的原因
(1)明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
(2)明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小商品生产者产生两极分化。
2.产生时间:明朝中后期。
3.生产方式
(1)手工业生产者的分化
①表现:手工作坊主开设手工工场(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
②典型:苏州和杭州的丝织业机户。
(2)商业资本打入生产领域,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典型: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包买商。
4.清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表现
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包买商更为活跃,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增多。
5.评价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而曲折,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始终处于萌芽状态。
(2)就全国而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稀疏而又脆弱。
深化探究![](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材料 《苏州府志》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思考
(1)此处的“匠”与“主”各指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
(2)此处所体现的生产方式在明清时期发展状况如何?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①匠:机工(工人);主:机户(资本家)。②被雇佣与雇佣的关系。
(2)发展缓慢。原因:封建制度阻碍;“重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