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编辑
2016届高三语文(新课标)复习(专题训练)第四部分第三节科普文阅读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50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5/8/1 17:25:0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把握文本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李开乐说,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温度,预报中是不会出现的,那些“创历史新高”的新纪录,都是实际气温;预报的数字,也不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因为,“天气预报从来都不是一道纯粹的数学题”。这也是气温预报常常比实际温度低的原因之一。

只要温度上了35 ℃,一律称之为高温天气。天气预报上了35 ℃,需由首席预报员签发。不过,在高温预警信号界定中,40 ℃仍是有重要意义的。红色高温预警信号——高温中的最高级别——是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 ℃以上。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以今年8月18日发布的黄色预警举例说明,在发布预警的同时都必须附有防御指南,包括提醒有关部门防范电力设备因负载过大引发火灾,建议高温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等等。因此,预报40 ℃以上高温,与其他极端危害天气的预报一样,仍然是需要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