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3-2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5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6/28 9:16:3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再现]
1. [2014·课标全国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背景和意义。材料主要反映了日军大举入侵缅甸,英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曲折发展历程。第(1)问中的战略态势可从材料中的英军败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的太平洋战场态势和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中国战场态势来分析。第(2)问中的军事意义应从敌我力量消长和打通国际交通线的角度来分析;政治意义应从展现远征军作风、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我国国际地位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