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特训
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1. (25分)[2014·湖南长沙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布:“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妨害了这种目的时,人民有权力去改变它,或者废除它。”在《独立宣言》的激励下,美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统治者。1787年制宪会议在临时首都费城召开。参加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有产者,其中奴隶主15人,没有劳动人民的代表。经过3个多月的激烈争论,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达成妥协,共同制订出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而且互相制约。但没有制定有关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的条款,宪法第六条也规定本宪法实施之前的债务,将继续有效。
在宪法制定前,美国许多州法都明确规定人权条款。而美国1787年宪法却没有这样做,引起社会广泛不满,不少城市举行了一系列的集会和抗议活动。1789年7月法国爆发大革命,极大地震撼了美国,美国国会于1789年9月通过麦迪逊提出的宪法第1~10条修正案。这个被称为“人权修正案”的法案规定了以下内容: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有言论、集会、出版、请愿等权利。还规定不得任意侵犯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摘编自张大华《美国人权状况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立宣言》与1787年宪法在人权方面的不同及其原因。(1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9年美国宪法修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8分)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第(1)问,“不同”结合材料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人是生而平等的……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和材料第二段第一句话“在宪法制定前……而美国1787年宪法却没有这样做”作答;“原因”既要考虑《独立宣言》对人权规定的原因,也要考虑1787年宪法没有规定人权的原因。第(2)问,“历史背景”可以从内(美国)外(法国)两个角度分析。“意义”结合材料中1789年宪法对当时的影响和所学的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发展来作答。
答案:(1)不同:《独立宣言》宣称天赋人权、自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