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示范性金考卷(六)
(测试范围: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6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个小题,共40分)
1. [2014·北京东城期末]“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
A. 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 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 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 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解析:本题实际要求回答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思想多元,故A项正确;黄老学说被尊崇一般在朝代建立之初,故B项错误;儒、释、道并存开始于汉,而不是战国,故C项错误;拜金逐利盛行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应该是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A
2. [2015·河北保定模拟]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 )
A. 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 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C.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 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解析:本题以孔子在历代王朝的地位为切入点,考查儒家思想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材料反映了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是因为儒家思想是官方统治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