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特训
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
1. [2014·江西吉安模拟]在为我国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二十三位专家中,有二十位具有在外留学的经历,留学时间绝大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对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工作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吸收了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
B. 我国的“两弹一星”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高度的爱国热情
C.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研制“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研究工作的真实写照
D. 没有留学教育就没有我国的“两弹一星”
解析:“没有留学教育就没有我国的‘两弹一星’”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
答案:D
2. [2015·广东惠州调研]1958年,中科院设想用20年时间合成人工胰岛素,后计划缩短至5年,在中央某领导的过问下,该计划最终要求在1年内完成。这说明( )
A. 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 B. “大跃进”现象严重
C.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双百”方针的实行
解析:1958年中科院合成人工胰岛素的研究,受到了政治上“大跃进”和行政干预的影响,盲目求快,忽视了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故B项正确。
答案:B
3.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写道:“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下列我国的科学技术成果,最能帮助人类接近这一浪漫情景的是( )
A. 核武器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 地质学技术 D.运载火箭技术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依据所学可知,运载火箭能将人类送到外太空,在此基础上人类可抵达月球,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4. [2015·江西六校联考]195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在学术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论,他们仍然可以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是不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或评判是非的标准,那也要看各人自愿。”这反映了( )
A. 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理论界的真理性遭到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