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特训
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
1. [2014·长沙模拟]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 )
A. 中原 B.齐鲁
C. 楚地 D.巴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提出屈原的诗“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属于抒情诗。而题干中明确“南方倾向于抒情”。在四个选项中,最大程度体现南方的是C项,因为战国时楚国是南方的大国,楚地几乎是南方的代名词。也可根据教材知识屈原是楚国人而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C
2. [2015·安徽六校测试]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发展的主流,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
A. 风俗画 B.心学
C. 宋词 D.明清小说
解析:本题以宋词为切入点,考查识记能力。心学是宋明理学,A、C、D三项符合题干“庶民文化”的特点。
答案:B
3. [2014·湖南郴州模拟]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解析:材料反映孙悟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的精神,故A正确。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