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特训
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
1. [2014·广东湛江调研]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 )
A. “知行合一” B. “天人感应”
C. 先气后理的思想 D. “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为王阳明的思想,B项为董仲舒的思想,C项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思想,D项是朱熹的思想。
答案:D
2. [2014·湛江调研]“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该言论反映的是( )
A. 孔子的“为政以德”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朱熹的“格物致知” D. 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解析:从题干要求明显可以看出是对事物的理的探究,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
答案:C
3. [2014·广东汕头高三期末]叔本华说:“一切天生万物总结起来就是我,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此类似的是(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顾炎武
解析:“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孔子、董仲舒都是客观唯心主义,顾炎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排除A、B、D三项。
答案:C
4. [2014·徐州模拟]王阳明的门人在夜间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门人让贼脱光衣服,贼犹豫说:“这,好像不好吧。”门人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在门人看来,这里的“良知”是指 ( )
A. 纲常 B. 羞恶
C. 真理 D. 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