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特训
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
1. [2015·蚌埠二中模拟]“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下列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A. 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 是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 表明英国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D. 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的经济发展
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提高关税,根据1932年可知是经济危机期间,英国的这种做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这种做法恶化了国际经济关系,不可能推动英国的经济发展。
答案:D
2. [2014·南阳期中]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 长期战争的影响 B. 国共对峙的影响
C.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 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理解。材料的时间是20世纪中期,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中国商品的出口受到影响。
答案:C
3. [2014·滨州期中]《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
A. 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 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 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