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9-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6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6/28 9:00:4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再现]
1[2014·课标全国卷]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派重视易服的原因。改制往往会涉及方方面面,但很难说易服更易推行,故A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提及易服是为了外交的需要,或改变中国人的世界形象,因此C项错误。身着长袍马褂的人不一定就是守旧势力,故D项表述错误。从材料可看出,维新派主张易服是为了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需要,因此是为了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2[2014·北京高考]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
墙上画作的风格 人物的发型 照明手段 饮食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题干要求的是最能反映社会生活变革。墙上画作的风格仍是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作;人物发型由蓄发到短发,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照明手段为电灯,这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饮食方式并未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可知,②③最能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B项正确。
答案:B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