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再现]
1.[2014·课标全国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派重视易服的原因。改制往往会涉及方方面面,但很难说易服更易推行,故A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提及易服是为了外交的需要,或改变中国人的世界形象,因此C项错误。身着长袍马褂的人不一定就是守旧势力,故D项表述错误。从材料可看出,维新派主张“易服”是为了“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需要,因此是为了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2.[2014·北京高考]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题干要求的是“最能反映社会生活变革”。墙上画作的风格仍是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作;人物发型由蓄发到短发,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照明手段为电灯,这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饮食方式并未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可知,②③最能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B项正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