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再现]
1. [2014·山东高考]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 )
【大跃进】dà yuè jìn 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
|
A. 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的“左”倾错误。从《现代汉语词典》对“大跃进”词条的注释中可判断此时还没有认识到“大跃进”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拨乱反正”与“大跃进”没有关系,B项错误。D项与“大跃进”的史实不符,错误。从题干的1978年12月以及《现代汉语词典》对“大跃进”的阐释等可知,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党的“左”倾思想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故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C
2. [2014·浙江高考]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材料反映了前一阶段的情况,“工农兵学商”一体的公社体制废除,故有“农工分了手”,企业家的感慨则是因为计划经济开始改变,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故①②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A项。③所述现象开始于1992年,④所述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在我国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公有制经济,故③④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