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再现]
1. [2014·课标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按计划供应粮食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计划供应粮食没有改变粮食总量,故不能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C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是经济发展期,不是经济恢复期,D项错误。按计划供应粮食可以保证城市居民和工人的需要,有利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2. [2014·课标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本题考查对1953年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认识。粮食统购统销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未提高生产力,不可能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农村经济政策,与政权建设无关,故B项错误。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的是粮食而不是劳动力,故D项错误。这种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将农民手中的粮食纳入国家控制的范围,故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C
3. [2014·北京高考]“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