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特训
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
1. [2014·日照期中]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以你的理解,这些最初的工厂大多从事( )
A. 冶金采矿业 B. 纺织服装业
C. 农产品加工 D. 机械制造业
解析:近代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判定C项正确。
答案:C
2. [2014·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张之洞说:“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这表明张之洞主张( )
A.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 军用、民用工业并重
C. 优先发展基础工业 D. 推动国民经济军事化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无一不取资于铁”,铁是基础工业的产品,故C项正确。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故A项不正确。B、D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答案:C
3. [2014·北京东城高三期末]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 )
A. 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B.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 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D.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解析:抓住时间“1895年”,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结果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故D项正确;实践师夷长技主张的是洋务运动,非甲午战后的结果,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错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无法抵制列强侵略,故C项错误。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