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再现]
1. [2014·课标全国卷Ⅱ]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题干时间“19世纪初”和材料情景可知,英国的纺车和手织机被闲置起来,其主要原因是蒸汽机的使用使新式纺织机器出现,故A项为正确答案。题干没有反映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不能体现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故B项错误。纺织业的发展反映的是轻工业的变化,不能说明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后,家庭手工业仍存在了很长时间,故D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
答案:A
2. [2014·浙江高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题目中关键的信息包括“大工业”“交通工具”“工业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依赖于整个世界”,以上信息可以解读为:工业革命使手工生产发展为机器大生产;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改变;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选B项。A、C、D三项都只是反映了材料的一个侧面,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