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再现]
1. [2014·广东高考]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 井田制瓦解 B. 分封制恢复
C. 均田制受到破坏 D. “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均田制的相关问题。由“唐代”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可以判断这描述的是均田制。均田制下,国家分配的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所以买卖国家分配的土地是违法的。“违法卖买”恰恰说明均田制走向瓦解。故正确答案为C项。A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B项分封制与均田制无关;D项反映的是宋代城市变化。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 [2014·重庆高考]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 )
A. 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 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C. 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 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故选D项。张骞通西域只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张骞最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并没有建立和西方的联系,排除A、B两项;确立西汉对西域的管辖权是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结果,排除C项。
答案:D
3. [2014·江苏高考]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 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 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 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 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