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再现]
1. [2014·课标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祭天,官员、百姓祭拜自己的祖先,这都体现了“敬祖”观念,反映出人伦秩序对政治统治的重大影响,即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选B项。君主专制并非缘于宗教权威,故A项不符合史实;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有祖先崇拜,故C项表述错误;皇帝祭天旨在通过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君主权威,而非强化宗法制度,故D项不正确。
答案:B
2. [2014·北京高考]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 文官任知州 B. 设三司使
C. 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解析: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中央集权大为削弱。宋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在地方上以文官任知州的办法,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主要是宋代为削弱相权而采取的措施,三司使、枢密院分别削弱的是宰相的财政权、军事权,故B、C两项错误。D项主要是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出现于王安石变法时期,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 [2014·四川高考]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