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ss】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3-2-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1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5/6/27 16:22:3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和协同进化。兔种群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产生变异,病毒感染相当于外部因素,对兔种群进行了选择;病毒毒性过强,会导致宿主大量死亡,最终自身繁殖生存受到限制;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被中毒性感染的兔子能存活一段时间,导致兔子感染几率加大;兔和病毒共同进化,兔子的抵抗力逐渐增强,病毒的毒性下降,蚊子起到了传播媒介的作用。

答案: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