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课件 >> 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编辑
【步】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课件
    资源子类同步课件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1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6/23 10:32:1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程标准] 1.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废井田,开阡陌
1.背景
(1)政治上,________的出现,阶级的分化,村社结构保留。
(2)经济上,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2.出现:________时期。
3.内容
(1)所有权上,名义为________公有,周王层层分封给贵族。
(2)“公田”:________占有,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
(3)“私田”: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__________,没有所有权。
4.瓦解
(1)春秋时期开始崩溃。
①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各国进行________________。②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________________;“公田”与“私田”界限被打破,一律按土地好坏收税。
(2)战国时期正式废除。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出现
(1)时间:________时期。
(2)标志:________________从法律上全面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2.形式
(1)________私有土地:由宫廷控制,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私人开支。
(2)自耕农私有土地: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
(3)地主私有土地:________________是其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3.发展
(1)宋初“田制不立”,“________________”,两极分化加剧。
(2)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推动私有制发展。
4.后果: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1)地主和自耕农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国家采取“均田”、“限田”措施,如北魏至唐初实行____________,保护自耕农经济。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