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小结
一、“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1.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形成了美国独霸世界的经济格局。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2.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70年代,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世界经济格局从两极格局转变为美、苏、欧共体、日四极格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了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建立起来,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3.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向纵深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加快。中国发展迅速,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美、日、西欧争夺势力范围和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4.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增强,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了。
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政治形势走向缓和。
(2)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迅速上升,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
(3)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4)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走经济区域化的道路。
(5)地理位置相近、政治意愿趋同,但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不仅有可能,而且还有一定的内在动力。
2.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