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表是上世纪中期,我国工业品产量指数比(以1949年以前的最高年为100)。表中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 )
产品
名称
|
原煤
(亿吨)
|
原油
(万吨)
|
发电
(亿度)
|
钢
(万吨)
|
机床
(万台)
|
1949年
|
51.6
|
37.5
|
71.1
|
17.1
|
29.6
|
1952年
|
106.5
|
137.5
|
121.7
|
146.3
|
253.7
|
A.政府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B.“一五”计划鼓舞了人民的热情
C.苏联的援助D.三大改造的结果
2.右图是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阐述十大关系的情景,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是( )
A.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C.明确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4.“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此联是周总理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的生动注解( )
A.“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5.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 ②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的体现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反映
A.①③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