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时间:80分钟 ;内容:选修二、必修三;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大批人口被迫迁往西南等大后方。国民革命时期是由南向北主动进行北伐,土地革命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非各阶层人民积极性,排除AB;D虽有道理,但是材料中“心理统一”和“认同感”是指加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团结,共同致力于抗日战争,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此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故选C。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 严复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在此,他强调首先应
A.实行君主立宪 B.学习西方民主 C.争取国家独立 D.实现个人自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内容严复认为现在个人的自由不是当务之急,当前首要任务是祛除异族(外国)侵略,再结合戊戌变法首要任务救亡图存,可以得出C项正确。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