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编辑
【B】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考能专项突破(八)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复习教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47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5/5/26 10:24:1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解读 图甲为兴奋的传递过程,箭头表示的是神经递质(X)的移动方向,据此可以判断图上方的膜为突触前膜,另一侧的膜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后,引起离子(Y)的运输。图乙表示的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引起的膜电位变化,其中ab段或fg段为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发生了b→d的变化,至d点形成了动作电位;d→f为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
能力拓展 (1)解答有关图甲之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为胞吐,跨过的生物膜层数为0,但该过程需要消耗ATP;②神经递质(X)有两大类,一种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另一种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则离子(Y)为阳离子(主要是Na),最终引起了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如果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离子(Y)为阴离子(如Cl),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③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要及时分解或被灭活。
(2)解答关于膜电位变化曲线的题目时,首先要分清曲线中哪部分属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并清楚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理。如图乙中的b→d是由Na内流引起,d→f是由K外流形成。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