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唐代三省的“运行程式”是( )
A.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3.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4.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 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