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经典母题30题
1.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世家大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 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
A.维护了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B.加深了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加强了皇帝直接任免官吏的权力 D.巩固了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2.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 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C.各郡国加强了对基层百姓控制 D.汉武帝重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3.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认为
A.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 B.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C.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 D.八股取士值得推崇
4.据《国史大纲》记载:“唐初不课盐,开元以下始课盐,天宝年间,盐每斗尚仅十钱,其后乃增至四十倍,天下之赋,盐税居半。唐初无茶税,建中以下始税茶。唐初无酒禁,广德以下始课酒。唐初待工商优甚……其趋势自唐中叶以后而始变。”这一重大政策转向
A.导致之后的社会商业活动萎缩 B.反映了专制政权对商业的控制
C.说明唐朝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使社会贫富不均现象更加严重
5.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强调“君权”,后者源于“民权”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都主张无论官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