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认为“理财为方今先急”,把“理财”比作“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今之 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就食他 郡,可以舒转漕之急……犹人之血脉,不及则枯,聚则疽,分使就食, 亦犹血脉流通之势也。
——(宋)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材料二 盖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民力,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
——(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制》
材料三 熙宁变法中“择术”与“理财”的结合作为“内圣外王”在现实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儒学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与转折。
——张琴《论王安 石“择术”与“理财”思想的统一:
王安石熙宁变法思想轨迹寻问》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的理财主张。这体现了王安石变法怎样的指导思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均输法”和“市易法”的相关内容,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政策,这种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王安石的“理财”观点体现了哪些儒家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第(1)问,根据“费出之无节”、“生财”、“转漕”、“流通”等关键信息来归纳理财主张,指导思想从主张里归纳。第(2)问,从信息“不可以不均”、“不可以不通”、“不可以无术”、“不可以不制”来归纳其政策特点。影响主要从对富商和对政府两个角度进行论述。第(3)问,王安石的政策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体现了仁的思想。是为了挽救北宋危机,体现社会责任,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
答案 (1)理财主张:节用、生财、流通。
指导思想:开源节流。
(2)政策:国家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影响: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思想:义(仁);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