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第1课时 商鞅变法
1.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 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 大程度上改 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1)依据材料一,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材料二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 峨丰碑” 的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第(1)问,从材料的 “遗礼义”、“弃仁恩”、“秦俗日败”、“其乱至矣”等有效信息来归纳。第(2)问,“丰碑”主要是从其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的角度来阐述。从其政治角度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角度发展封建小农经济来展开论述。
答案 (1)遗弃礼义传统,废止仁德政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世情淡薄;引发人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
(2)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 ;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变法 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