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历史
随堂讲义·第三部分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第3讲 18世纪末—20世纪初(1917年)的世界
1.(2014·福建文综)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 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阅读材料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把农村人口抛进城市之中,反映工业革命推动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说明推动城市化进程,故C项正确。
答案:C
2.(2014·广东文综)“根 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 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题干信息“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说明它为各国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这与《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界定一致,故选B 项。
答案:B
3.(2014·江苏历史)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