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历史
随堂讲义·第二部分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第5讲 新中国现代化的曲折探索
(1949—1976年)
1.(2014·江苏历史)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李长凤老大娘代表某个党派, C项错误;题中材料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D项错误。
答案:A
2.(2014·广东文综)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 新兴 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放弃“一边倒”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示着 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是我国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原则,故C项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