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 世人称“包青天”。
——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来源:Zxxk.Com]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皇帝鼓励官员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