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5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第06期)专题05 2015年高考《生活与哲学》热点训练原卷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9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5/20 14:13:0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015年高考《生活与哲学》热点训练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两人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未能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均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都坚持意识第一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④均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如图所示,在中国古代很K-段时间里,人们都把“五行”当作世 界万物的本原,还以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由此可见,“五行”学说体现了
①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A.①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论语·八佾》中记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日:“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日:“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材料中孔子的观点
①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②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③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  ④肯定了“鬼”‘神”的存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