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5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第03期)专题08 2015年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项突破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58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5/20 14:01:2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经济生活的计算题是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而且呈现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试题常常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素材为命题切入点,设置计算情景和条件,考查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题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考生把握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在答题时,由于对概念的外延界定不准确,对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对计算公式把握不准,不能按题目要求分步计算、转换,而常常出错。针对存在的问题,下面以经典试题为例加以简析。
(-)关于价值量的计算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若其它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例2 (2011 年高考上海卷)假设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 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 2011 年的价格分别是 (     )。
A.40 元 32 元   B.40 元 50 元   C.30 元 50 元   D.45 元 32 元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